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小三通.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小三通. Show all posts

Sunday, February 9, 2014

物流公司- 兩岸“小三通”人數持續萎縮 金門加強旅遊推介



  ,繼前年首次負成長,廈泉金“大陸貨運小三通”入出境旅遊人數去年持續萎縮,1至11月135萬人,較前年146萬人更衰退;學者憂心被邊緣化,金門縣府表示將加強旅遊配套措施,盡可能減少沖擊。

  金門縣觀光處長楊鎮浯表示,受年初H7N9流感疫情、10月大陸旅遊法實施及海上平潭航線加入、空中直航班機增多等不利影響,預估小三通去年較前年減少10萬多人次。

  楊鎮浯說,金門加強旅遊推介,配合各鄉鎮擴大舉辦觀光活動,金門總體旅遊人數減少程度比預期小,未來旅遊市場物流公司仍樂觀。

  金門大學兩岸事務中心主任邱垂正建議,兩岸兩會應就陸客證件便捷化等政策進行討論,希望大陸旅行團將金門景點納入廈門延伸旅遊行程,吸引更多人流;金門則應創造更多觀光亮點,提升接待能力與服務質量。

Wednesday, November 27, 2013

小三通-“三通”來了 廈門港蓄勢待發


11月4日,海峽兩岸關系物流公司協會會長陳雲林與海峽交流基金會的手緊緊相握,在台北就兩岸海運直航、平日包機、郵政、食品安全等四項議題簽署了協議。其中,《海峽兩岸海運協議》、《海峽兩岸空運協議》、《海峽兩岸郵政協議》的簽署,將使兩岸同胞渴望了30小三通年之久的兩岸直接通航、通郵變爲現實,爲兩岸人員往來和經濟合作開辟了便捷的路徑,給兩岸人民謀福祉,帶動兩岸關系發展進入新的階段。

《海峽兩岸海運協議》的簽署,標志著海峽兩岸同胞期盼已久的全面、雙向、直接的海上直航實現了。

協議簽訂,“三通”浮出水面;商機無限,誰將取得先機?

接下來將是各地口岸“粉墨登場”、大顯身手的時候了。這一輪爭奪,比拼的不僅僅是經濟實力,也將是多年的經驗積累。

作爲我國綜合運輸體系重要樞紐的廈門港,與台灣“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法緣相循”,在海峽兩岸的往來合作中一直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廈門港先後開通了“試點直航”、“廈金海上客貨運直航”等對台航運形式,逐步發展成爲祖國大陸對台航運形式最豐富、效果最明顯的口岸之一。

試點直航 先行先試

廈門港是祖國大陸離台灣最近的港口,作爲我國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以沿海集裝箱幹線港和對台航運重要口岸爲主要特色,在衆多的中大陸貨運國港口中彰顯獨特魅力,並呈現高速發展態勢。

1997年4月19日,“盛達號”集裝箱船從廈門海天碼頭起航,開赴台灣高雄港,中斷了48年的兩岸航運終于翻開了嶄新的一頁。11年來,廈門與台灣高雄之間的航運發展勢頭良好。據統計,至2008年8月31日,廈門港兩岸試點直航吞吐量累計超過330萬標箱。

同時,廈門港抓住開通試點直航的機遇,相繼開辟了廈門—香港/日本石垣—台灣第三地中轉航運、廈門—金門客貨運直航,開通了台灣水果運輸的“綠色通道” 廈金海上果蔬專線等多種形式。今年“9•8”投洽會期間,高崎閩台中心漁港農産品交易中心落成,成爲海峽西岸最大的農漁産品集散地及冷鏈物流配送中心,爲台灣新鮮漁貨進軍祖國大陸市場開辟“綠色通道”。種種迹象表明,兩岸經貿往來漸入佳境。

與此同時,由于試點直航不能直接通關入境,11年來僅限于運送通過高雄港中轉的集裝箱貨物,而兩岸直接貿易貨物仍必須繞行第三地,使得運輸成本增加15%至30%。特別是隨著廈門港遠洋直達幹線的增辟,廈門鄰近地區的遠洋貨物進一步減少了支線運輸環節,更多地選擇經由廈門港的遠洋班輪幹線發往世界各大港口,試點直航箱量增長明顯趨緩甚至下降。

正是因爲試點直航存在很大局限,所以兩岸航運業界都希望盡快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兩岸海運直航。兩岸海運直航已是刻不容緩,勢在必行。